搜索
搜索
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/
/
/
河北山西局地保暖不作为 侠客岛:或因煤改电补贴

河北山西局地保暖不作为 侠客岛:或因煤改电补贴

  • 分类:行业动态
  • 作者:芒小果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0-11-26 15:32
  • 访问量:

【概要描述】昨天,国务.院督查组发布了一则情况通报,主要是批评河北、山西省部分地方和单位保暖保供工作不作为、慢作为的问题。 岛叔注意到,通报用词还是颇“狠”的,能够感受到督查组为民所想、为民所急的心情。 比如,通报说“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有关部门久拖不办,给群众冬季生活带来很大负担”“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有关单位与企业串通搞文字游戏糊弄群众,损害政府形象”。 更值得注意的是,这条通报是从国务.院官网“互联网+督查”版块发布,也就是说,国务.院督查组是从“互联网+督查”平台上看到了群众反映的问题,进而解决的问题。 所以,借助这个今年4月份刚上线的平台,以后的督查工作也可以由我们“发起”,因此就很有必要了解下督查组是如何工作,来保障群众利益的了。 一 一个*.基础的问题,啥是督查? 督查是督促检查的简称。政策的制定、执行,到评估、终结和监督,构成一个完整的政策循环。如果政策体系比较科学,各个环节之间就会相互配合,前者构成后者的基础,后者是前者的推进。 不过,实践通常比理论复杂,各环节之间脱节的现象比比皆是。 比如,政策制定者都有一个“完美行政”的想象,希望自己的决策意图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。但是,在基层执行者那里,则希望有更多的自由裁量权,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。 在实践中,过度强调决策的完美和过度强调执行的自由裁量,都很容易出问题。一旦决策者过于理想,就容易出现不顾实际蛮干的情况,官僚主义就会泛滥;但一旦决策者过度放权,让执行者“看着办”,就很可能出现政策扭曲,出现不作为、慢作为的形式主义问题。 督查其实就是一个调节政策过程各个环节的调节机制。在国务.院,履行督查职责的是国务.院办公厅督查室,其机构职能是督查检查国务.院各部门和地方政府,对国务.院决定事项及国务.院领导同志指示的贯彻落实情况。 这么看来,督查检查是站在决策者的角度,保障政策有效执行的。但是,督查检查又不是简单的监督,更不意味着追责。在实践中,它其实兼具监督和评估两个政策环节,功能也具有多样性。 二 首先,督查是决策意图的体现。督查的首要功能是上级督促下级。在实践中,上级部门可以对下级部门督查,上级领导的指示可以纳入督查内容。通俗而言,上级部门和领导是“说话算话”的。 “说话”是一种制度性行为,可以体现为政策,也可以体现为指示。需要注意的是,指示并不仅仅是领导个人意思的表达,更是一种职务行为。因此,在实践中,尤其是主要领导的指示,通常都需要督查组去给具体承办部门下达任务或明察暗访,无论如何都得有个结果。 比如,群众温暖过冬这个事,既是中央领导关心的事,习近.平总.书记和李克.强*都明确指示过,当然是督查组关心的事。并且,这个事还涉及到近些年来的煤改电等重大环保政策执行情况,从政策监督的监督看,也是必须的。 其次,督查是决策和执行之间的协调机制。一般而言,督查非得要督出一个结果出来。如果纯粹是执行的问题,那就得整改;如果确有客观原因,那也得有个解释。 岛叔在调研中发现,真正意义上的不作为问题其实是不多的,大多数问题都是因为在执行环节有难以克服的困难。 比如,有些事情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协调,而主办部门又没有协调能力,那么事情就僵在那里了。还有些事情,很可能是历史遗留问题,牵一发动全身,谁都不愿意去“踩雷”的。 以这次河北、山西被通报的地方和单位为例,根据岛叔的调研,问题的*大可能是,地方财政在过去几年的煤改电过程中,付出了太多,很难长期补贴下去,这就有可能出现有关部门不按规定发放补贴、供暖公司违规收费的问题。 *后,督查当然是政策监督的体现,具有严肃性。从检查的角度看,督查其实是上级控制权的有机组成部分。 督查往往也意味着监督。一旦证据确凿,是要启动追责程序的,尤其是对那些重大政策,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,督查这时还带有政治性。 近期督查发现,河北省、山西省部分地方和单位漠视群众利益,不作为慢作为、承诺不兑现,没有有效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三 其实,想要做好督查工作,也简单,总共分三步。 *步,确认督查对象。一般而言,督查是“对事不对人”。督查工作的启动,主要是出于具体事务的处理和重要政策的落实。 根据岛叔的调研,督查对象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: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年度工作重点,比如年度工作计划列出的几个民生痛点,督查自然就得跟上;二是计划之外,一段时间内群众反应强烈的问题;三就是主要领导的指示。 第二步,根据实际情况,选择合适的督查形式。 *.基本的是专项督查。这主要是针对重大政策而开展的督查活动。比如,这几年的环保、扶贫等领域,每年都会组织专项督查。 专项督查等计划性比较强,通常都是纳入工作规划的,且涉及的部门比较多,既要懂督查业务的,也要懂具体专业领域的,需要专门抽调人员。 *刺激的形式是明察暗访。对一些个案问题,暗访是比较常用的手段。通过暗访核实了基本情况后,再采用明访的方法,这样效果就比较好。 有些地方和单位不懂督查组的这种工作方式,往往在面对上级询问的时候,还在说谎,结果被当场打脸。这次国务.院督查组通报的情况,其实就是这种个案式的明察暗访。 *.常见的是督办,即,上级部门或主要领导了解情况后,通过办公室系统内部通报,要求下级限时整改、及时汇报事情的处理情况。政府系统内部的督办件其实非常多,很多基层部门甚至都是围绕着督办来开展工作的。 不过,有个微妙的事情是,在行政系统内部,督办件的孰轻孰重,执行者需自行体会。比如,有些督办,看似简简单单,但有关领导当面指示过,或者电话告知,不重视是不行的。有些督办件,有可能是新闻曝光的,是哪个媒体曝光的,也让督办的缓急不同。 第三步,那就是形成督查通报,及时向国务.院有关部门及领导同志报告,大多数通报还要向社会公开,就像这次在官网发布的这样。 以前,大家还不是那么重视督办,觉得干活的才是*.重要的,那么来督办就是来挑毛病的。岛叔在多地调查发现,督办如今是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,工作流程也越来越规范。 比如,过去一些督办工作甚至只用电话通知,或随便一个文件传递一下就行了;但现在都是采用红头,表示督办件的严肃性。 过去,有些下级部门是不怎么重视督查部门的地位,事实上那时的督查部门的力量也不强。但现在不一样,督查部门很权威,被督办的单位几乎不可能跨过督查部门来直接和领导沟通。通常情况下,只要督查部门觉得下面办理得不行,是可以打回去重办的。 如今,互联网平台赋予了督查一种全新的能量,那就是突破行政体系内部循环,使督办和“民意”的交互。某种意义上,督查也成了政府回应性治理的一个重要渠道。 未来,督查或许很快就会成为普通民众耳熟能详的事务。这是一件好事,是政府开放性的表现,也会倒逼各级政府提高治理水平和回应群众的能力。

河北山西局地保暖不作为 侠客岛:或因煤改电补贴

【概要描述】昨天,国务.院督查组发布了一则情况通报,主要是批评河北、山西省部分地方和单位保暖保供工作不作为、慢作为的问题。

岛叔注意到,通报用词还是颇“狠”的,能够感受到督查组为民所想、为民所急的心情。

比如,通报说“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有关部门久拖不办,给群众冬季生活带来很大负担”“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有关单位与企业串通搞文字游戏糊弄群众,损害政府形象”。

更值得注意的是,这条通报是从国务.院官网“互联网+督查”版块发布,也就是说,国务.院督查组是从“互联网+督查”平台上看到了群众反映的问题,进而解决的问题。

所以,借助这个今年4月份刚上线的平台,以后的督查工作也可以由我们“发起”,因此就很有必要了解下督查组是如何工作,来保障群众利益的了。





一个*.基础的问题,啥是督查?

督查是督促检查的简称。政策的制定、执行,到评估、终结和监督,构成一个完整的政策循环。如果政策体系比较科学,各个环节之间就会相互配合,前者构成后者的基础,后者是前者的推进。

不过,实践通常比理论复杂,各环节之间脱节的现象比比皆是。

比如,政策制定者都有一个“完美行政”的想象,希望自己的决策意图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。但是,在基层执行者那里,则希望有更多的自由裁量权,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。

在实践中,过度强调决策的完美和过度强调执行的自由裁量,都很容易出问题。一旦决策者过于理想,就容易出现不顾实际蛮干的情况,官僚主义就会泛滥;但一旦决策者过度放权,让执行者“看着办”,就很可能出现政策扭曲,出现不作为、慢作为的形式主义问题。

督查其实就是一个调节政策过程各个环节的调节机制。在国务.院,履行督查职责的是国务.院办公厅督查室,其机构职能是督查检查国务.院各部门和地方政府,对国务.院决定事项及国务.院领导同志指示的贯彻落实情况。

这么看来,督查检查是站在决策者的角度,保障政策有效执行的。但是,督查检查又不是简单的监督,更不意味着追责。在实践中,它其实兼具监督和评估两个政策环节,功能也具有多样性。



首先,督查是决策意图的体现。督查的首要功能是上级督促下级。在实践中,上级部门可以对下级部门督查,上级领导的指示可以纳入督查内容。通俗而言,上级部门和领导是“说话算话”的。

“说话”是一种制度性行为,可以体现为政策,也可以体现为指示。需要注意的是,指示并不仅仅是领导个人意思的表达,更是一种职务行为。因此,在实践中,尤其是主要领导的指示,通常都需要督查组去给具体承办部门下达任务或明察暗访,无论如何都得有个结果。

比如,群众温暖过冬这个事,既是中央领导关心的事,习近.平总.书记和李克.强*都明确指示过,当然是督查组关心的事。并且,这个事还涉及到近些年来的煤改电等重大环保政策执行情况,从政策监督的监督看,也是必须的。

其次,督查是决策和执行之间的协调机制。一般而言,督查非得要督出一个结果出来。如果纯粹是执行的问题,那就得整改;如果确有客观原因,那也得有个解释。

岛叔在调研中发现,真正意义上的不作为问题其实是不多的,大多数问题都是因为在执行环节有难以克服的困难。

比如,有些事情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协调,而主办部门又没有协调能力,那么事情就僵在那里了。还有些事情,很可能是历史遗留问题,牵一发动全身,谁都不愿意去“踩雷”的。

以这次河北、山西被通报的地方和单位为例,根据岛叔的调研,问题的*大可能是,地方财政在过去几年的煤改电过程中,付出了太多,很难长期补贴下去,这就有可能出现有关部门不按规定发放补贴、供暖公司违规收费的问题。

*后,督查当然是政策监督的体现,具有严肃性。从检查的角度看,督查其实是上级控制权的有机组成部分。

督查往往也意味着监督。一旦证据确凿,是要启动追责程序的,尤其是对那些重大政策,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,督查这时还带有政治性。

近期督查发现,河北省、山西省部分地方和单位漠视群众利益,不作为慢作为、承诺不兑现,没有有效保障群众温暖过冬



其实,想要做好督查工作,也简单,总共分三步。

*步,确认督查对象。一般而言,督查是“对事不对人”。督查工作的启动,主要是出于具体事务的处理和重要政策的落实。

根据岛叔的调研,督查对象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: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年度工作重点,比如年度工作计划列出的几个民生痛点,督查自然就得跟上;二是计划之外,一段时间内群众反应强烈的问题;三就是主要领导的指示。

第二步,根据实际情况,选择合适的督查形式。

*.基本的是专项督查。这主要是针对重大政策而开展的督查活动。比如,这几年的环保、扶贫等领域,每年都会组织专项督查。

专项督查等计划性比较强,通常都是纳入工作规划的,且涉及的部门比较多,既要懂督查业务的,也要懂具体专业领域的,需要专门抽调人员。

*刺激的形式是明察暗访。对一些个案问题,暗访是比较常用的手段。通过暗访核实了基本情况后,再采用明访的方法,这样效果就比较好。

有些地方和单位不懂督查组的这种工作方式,往往在面对上级询问的时候,还在说谎,结果被当场打脸。这次国务.院督查组通报的情况,其实就是这种个案式的明察暗访。

*.常见的是督办,即,上级部门或主要领导了解情况后,通过办公室系统内部通报,要求下级限时整改、及时汇报事情的处理情况。政府系统内部的督办件其实非常多,很多基层部门甚至都是围绕着督办来开展工作的。

不过,有个微妙的事情是,在行政系统内部,督办件的孰轻孰重,执行者需自行体会。比如,有些督办,看似简简单单,但有关领导当面指示过,或者电话告知,不重视是不行的。有些督办件,有可能是新闻曝光的,是哪个媒体曝光的,也让督办的缓急不同。

第三步,那就是形成督查通报,及时向国务.院有关部门及领导同志报告,大多数通报还要向社会公开,就像这次在官网发布的这样。

以前,大家还不是那么重视督办,觉得干活的才是*.重要的,那么来督办就是来挑毛病的。岛叔在多地调查发现,督办如今是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,工作流程也越来越规范。

比如,过去一些督办工作甚至只用电话通知,或随便一个文件传递一下就行了;但现在都是采用红头,表示督办件的严肃性。

过去,有些下级部门是不怎么重视督查部门的地位,事实上那时的督查部门的力量也不强。但现在不一样,督查部门很权威,被督办的单位几乎不可能跨过督查部门来直接和领导沟通。通常情况下,只要督查部门觉得下面办理得不行,是可以打回去重办的。

如今,互联网平台赋予了督查一种全新的能量,那就是突破行政体系内部循环,使督办和“民意”的交互。某种意义上,督查也成了政府回应性治理的一个重要渠道。

未来,督查或许很快就会成为普通民众耳熟能详的事务。这是一件好事,是政府开放性的表现,也会倒逼各级政府提高治理水平和回应群众的能力。

  • 分类:行业动态
  • 作者:芒小果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0-11-26 15:32
  • 访问量:
详情

昨天,国务.院督查组发布了一则情况通报,主要是批评河北、山西省部分地方和单位保暖保供工作不作为、慢作为的问题。

岛叔注意到,通报用词还是颇“狠”的,能够感受到督查组为民所想、为民所急的心情。

比如,通报说“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有关部门久拖不办,给群众冬季生活带来很大负担”“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有关单位与企业串通搞文字游戏糊弄群众,损害政府形象”。

更值得注意的是,这条通报是从国务.院官网“互联网+督查”版块发布,也就是说,国务.院督查组是从“互联网+督查”平台上看到了群众反映的问题,进而解决的问题。

所以,借助这个今年4月份刚上线的平台,以后的督查工作也可以由我们“发起”,因此就很有必要了解下督查组是如何工作,来保障群众利益的了。

一个最基础的问题,啥是督查?

督查是督促检查的简称。政策的制定、执行,到评估、终结和监督,构成一个完整的政策循环。如果政策体系比较科学,各个环节之间就会相互配合,前者构成后者的基础,后者是前者的推进。

不过,实践通常比理论复杂,各环节之间脱节的现象比比皆是。

比如,政策制定者都有一个“完美行政”的想象,希望自己的决策意图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。但是,在基层执行者那里,则希望有更多的自由裁量权,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。

在实践中,过度强调决策的完美和过度强调执行的自由裁量,都很容易出问题。一旦决策者过于理想,就容易出现不顾实际蛮干的情况,官僚主义就会泛滥;但一旦决策者过度放权,让执行者“看着办”,就很可能出现政策扭曲,出现不作为、慢作为的形式主义问题。

督查其实就是一个调节政策过程各个环节的调节机制。在国务.院,履行督查职责的是国务.院办公厅督查室,其机构职能是督查检查国务.院各部门和地方政府,对国务.院决定事项及国务.院领导同志指示的贯彻落实情况。

这么看来,督查检查是站在决策者的角度,保障政策有效执行的。但是,督查检查又不是简单的监督,更不意味着追责。在实践中,它其实兼具监督和评估两个政策环节,功能也具有多样性。

首先,督查是决策意图的体现。督查的首要功能是上级督促下级。在实践中,上级部门可以对下级部门督查,上级领导的指示可以纳入督查内容。通俗而言,上级部门和领导是“说话算话”的。

“说话”是一种制度性行为,可以体现为政策,也可以体现为指示。需要注意的是,指示并不仅仅是领导个人意思的表达,更是一种职务行为。因此,在实践中,尤其是主要领导的指示,通常都需要督查组去给具体承办部门下达任务或明察暗访,无论如何都得有个结果。

比如,群众温暖过冬这个事,既是中央领导关心的事,习近.平总.书记和李克.强*都明确指示过,当然是督查组关心的事。并且,这个事还涉及到近些年来的煤改电等重大环保政策执行情况,从政策监督的监督看,也是必须的。

其次,督查是决策和执行之间的协调机制。一般而言,督查非得要督出一个结果出来。如果纯粹是执行的问题,那就得整改;如果确有客观原因,那也得有个解释。

岛叔在调研中发现,真正意义上的不作为问题其实是不多的,大多数问题都是因为在执行环节有难以克服的困难。

比如,有些事情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协调,而主办部门又没有协调能力,那么事情就僵在那里了。还有些事情,很可能是历史遗留问题,牵一发动全身,谁都不愿意去“踩雷”的。

以这次河北、山西被通报的地方和单位为例,根据岛叔的调研,问题的*大可能是,地方财政在过去几年的煤改电过程中,付出了太多,很难长期补贴下去,这就有可能出现有关部门不按规定发放补贴、供暖公司违规收费的问题。

*后,督查当然是政策监督的体现,具有严肃性。从检查的角度看,督查其实是上级控制权的有机组成部分。

督查往往也意味着监督。一旦证据确凿,是要启动追责程序的,尤其是对那些重大政策,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,督查这时还带有政治性。

近期督查发现,河北省、山西省部分地方和单位漠视群众利益,不作为慢作为、承诺不兑现,没有有效保障群众温暖过冬

其实,想要做好督查工作,也简单,总共分三步。

第一步,确认督查对象。一般而言,督查是“对事不对人”。督查工作的启动,主要是出于具体事务的处理和重要政策的落实。

根据岛叔的调研,督查对象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: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年度工作重点,比如年度工作计划列出的几个民生痛点,督查自然就得跟上;二是计划之外,一段时间内群众反应强烈的问题;三就是主要领导的指示。

第二步,根据实际情况,选择合适的督查形式。

最基本的是专项督查。这主要是针对重大政策而开展的督查活动。比如,这几年的环保、扶贫等领域,每年都会组织专项督查。

专项督查等计划性比较强,通常都是纳入工作规划的,且涉及的部门比较多,既要懂督查业务的,也要懂具体专业领域的,需要专门抽调人员。

最刺激的形式是明察暗访。对一些个案问题,暗访是比较常用的手段。通过暗访核实了基本情况后,再采用明访的方法,这样效果就比较好。

有些地方和单位不懂督查组的这种工作方式,往往在面对上级询问的时候,还在说谎,结果被当场打脸。这次国务.院督查组通报的情况,其实就是这种个案式的明察暗访。

最常见的是督办,即,上级部门或主要领导了解情况后,通过办公室系统内部通报,要求下级限时整改、及时汇报事情的处理情况。政府系统内部的督办件其实非常多,很多基层部门甚至都是围绕着督办来开展工作的。

不过,有个微妙的事情是,在行政系统内部,督办件的孰轻孰重,执行者需自行体会。比如,有些督办,看似简简单单,但有关领导当面指示过,或者电话告知,不重视是不行的。有些督办件,有可能是新闻曝光的,是哪个媒体曝光的,也让督办的缓急不同。

第三步,那就是形成督查通报,及时向国务.院有关部门及领导同志报告,大多数通报还要向社会公开,就像这次在官网发布的这样。

以前,大家还不是那么重视督办,觉得干活的才是*.重要的,那么来督办就是来挑毛病的。岛叔在多地调查发现,督办如今是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,工作流程也越来越规范。

比如,过去一些督办工作甚至只用电话通知,或随便一个文件传递一下就行了;但现在都是采用红头,表示督办件的严肃性。

过去,有些下级部门是不怎么重视督查部门的地位,事实上那时的督查部门的力量也不强。但现在不一样,督查部门很权威,被督办的单位几乎不可能跨过督查部门来直接和领导沟通。通常情况下,只要督查部门觉得下面办理得不行,是可以打回去重办的。

如今,互联网平台赋予了督查一种全新的能量,那就是突破行政体系内部循环,使督办和“民意”的交互。某种意义上,督查也成了政府回应性治理的一个重要渠道。

未来,督查或许很快就会成为普通民众耳熟能详的事务。这是一件好事,是政府开放性的表现,也会倒逼各级政府提高治理水平和回应群众的能力。

关键词: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相关资讯

中欧芒果

快速导航

官方二维码

二维码

联系方式

全国服务热线:400-839-2811

直线:020-36975091
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道邦盛一路

Copyright©2020广东中欧芒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.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16124360号.

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广州